禾賽集團(2525.HK)
回顧上週,恒指全周升1012點,收報27140點;國指升355點,收報9658點;上證指數升54點,收報3882點。
禾賽集團(2525.HK)
(筆者張賽娥小姐及其關連人士沒有持有報告內所推介的證券的任何及相關權益。)
南華金融副主席張賽娥–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
在全球自動駕駛技術加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LiDAR(激光雷達)產業正迎來爆發式增長。2024年全球LiDAR銷量達170萬台,預計2030年將突破1700萬台,年均增長率超過45%。LiDAR憑藉其高精度與全天候感知能力,成為多感知融合方案的核心,逐步取代純視覺系統在高階自動駕駛中的主導地位。
攝像頭模仿人眼,擅長識別語義資訊如交通標誌與車道線,但在夜間或惡劣天氣下表現不穩。LiDAR則透過激光測距構建三維地圖,具備高精度與穩定性,尤其在複雜路況中更顯優勢。多感知融合系統將兩者結合,提升整體安全性與可靠性。
禾賽是全球首家實現年度盈利的LiDAR公司,2025年上半年出貨量達55萬台,營收同比增長54%,毛利率42.5%。憑藉自研晶片與自動化生產,Hesai與全球22家車企合作,涵蓋超過120款車型。
特斯拉的馬斯克堅持「純視覺」自動駕駛理念,認為AI應模仿人類僅靠眼睛駕駛,並拒絕在Tesla車型中使用LiDAR。然而,隨著中國市場L2級自動駕駛成為標配,且多數車型配備至少一顆LiDAR,LiDAR正逐步進入20萬元人民幣以下車型,成為普及化技術。馬斯克的立場雖具前瞻性,但在實際應用中面臨挑戰,尤其在複雜場景與安全性要求下,LiDAR的價值愈發凸顯。
在中國自動駕駛硬件市場迅速擴張的浪潮中,禾賽科技正穩居技術與商業化的領先地位。禾賽是全球首家實現年度盈利的 LiDAR(激光雷達)公司,這一里程碑不僅彰顯其技術實力,更標誌著 LiDAR 商業化進程的加速。
禾賽的產品組合涵蓋自動駕駛、Robotaxi、機器人等多元場景,並已與全球 22 家汽車製造商建立合作,覆蓋超過 120 款車型,客戶包括理想汽車、小米與比亞迪等知名品牌。2025 年第二季度,禾賽實現營收人民幣 7.1 億元,同比增長 54%,毛利率達 42.5%。上半年 LiDAR 出貨量達 55 萬台,已超越 2024 全年水平,並成功扭虧為盈,錄得調整後淨利潤人民幣 4400 萬元。
禾賽的成功關鍵在於其自研晶片與自動化生產能力,這不僅提升了產品迭代速度,也有效控制了成本,使其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隨著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向高階智能駕駛演進,LiDAR 正逐步成為標配,尤其在 L2+ 車型中,每輛車至少搭載一顆甚至兩顆 LiDAR。這一趨勢將進一步推動禾賽的規模化優勢與盈利能力。
目前禾賽的估值基於 2026 年與 2027 年預期市盈率分別為 30倍與 22倍,在技術成熟與市場擴張的雙重驅動下,具備長期成長潛力。面對馬斯克堅持純視覺路線的技術理念,禾賽的實踐證明,LiDAR 在提升安全性與感知能力方面不可或缺,尤其在複雜場景與惡劣天氣下更顯優勢。隨著成本持續下降,LiDAR 有望進一步滲透至中低價位車型,成為智能駕駛的核心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