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赛集团(2525.HK)
回顾上周,恒指全周升1012点,收报27140点;国指升355点,收报9658点;上证指数升54点,收报3882点。
禾赛集团(2525.HK)
(笔者张赛娥小姐及其关连人士没有持有报告内所推介的证券的任何及相关权益。)
南华金融副主席张赛娥–香港证监会持牌人士
在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LiDAR(激光雷达)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LiDAR销量达170万台,预计2030年将突破1700万台,年均增长率超过45%。LiDAR凭借其高精度与全天候感知能力,成为多感知融合方案的核心,逐步取代纯视觉系统在高阶自动驾驶中的主导地位。
摄像头模仿人眼,擅长识别语义信息如交通标志与车道线,但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表现不稳。LiDAR则透过激光测距构建三维地图,具备高精度与稳定性,尤其在复杂路况中更显优势。多感知融合系统将两者结合,提升整体安全性与可靠性。
禾赛是全球首家实现年度盈利的LiDAR公司,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达55万台,营收同比增长54%,毛利率42.5%。凭借自研芯片与自动化生产,Hesai与全球22家车企合作,涵盖超过120款车型。
特斯拉的马斯克坚持「纯视觉」自动驾驶理念,认为AI应模仿人类仅靠眼睛驾驶,并拒绝在Tesla车型中使用LiDAR。然而,随着中国市场L2级自动驾驶成为标配,且多数车型配备至少一颗LiDAR,LiDAR正逐步进入20万元人民币以下车型,成为普及化技术。马斯克的立场虽具前瞻性,但在实际应用中面临挑战,尤其在复杂场景与安全性要求下,LiDAR的价值愈发凸显。
在中国自动驾驶硬件市场迅速扩张的浪潮中,禾赛科技正稳居技术与商业化的领先地位。禾赛是全球首家实现年度盈利的 LiDAR(激光雷达)公司,这一里程碑不仅彰显其技术实力,更标志着 LiDAR 商业化进程的加速。
禾赛的产品组合涵盖自动驾驶、Robotaxi、机器人等多元场景,并已与全球 22 家汽车制造商建立合作,覆盖超过 120 款车型,客户包括理想汽车、小米与比亚迪等知名品牌。2025 年第二季度,禾赛实现营收人民币 7.1 亿元,同比增长 54%,毛利率达 42.5%。上半年 LiDAR 出货量达 55 万台,已超越 2024 全年水平,并成功扭亏为盈,录得调整后净利润人民币 4400 万元。
禾赛的成功关键在于其自研芯片与自动化生产能力,这不仅提升了产品迭代速度,也有效控制了成本,使其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随着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向高阶智能驾驶演进,LiDAR 正逐步成为标配,尤其在 L2+ 车型中,每辆车至少搭载一颗甚至两颗 LiDAR。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推动禾赛的规模化优势与盈利能力。
目前禾赛的估值基于 2026 年与 2027 年预期市盈率分别为 30倍与 22倍,在技术成熟与市场扩张的双重驱动下,具备长期成长潜力。面对马斯克坚持纯视觉路线的技术理念,禾赛的实践证明,LiDAR 在提升安全性与感知能力方面不可或缺,尤其在复杂场景与恶劣天气下更显优势。随着成本持续下降,LiDAR 有望进一步渗透至中低价位车型,成为智能驾驶的核心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