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EN
Home Professional Research SC Knowledge Chairman's View

林鄭班子 名流青史

facebook twitter email ins link
2017.06.16 Friday PM8:51

《資本壹週》605期(2017年6月15日)

– 今年賣地收入隨時可以再創新高紀錄,達2,000億。

– 依照本欄預算,首季賣地收入只是符合進度罷了。

– 既有大把錢,又有新基建落成,應屆政府還須做?

本週三(14日)英國時間凌晨,倫敦西部住宅大廈Grenfell Tower發生沖天大火,雖然當局已經出動200名消防人員及40部消防車前往現場灌救,惟火勢迅速蔓延,怒燒超過6個小時仍然未被撲熄。

從電視新聞畫面所見,大火吞噬整幢住宅大樓,火光熊熊,幾乎燒通頂,恐怕有倒塌之虞。倫敦消防局局長科爾頓便以「史無前例」來形容今次大火,當地傳媒更報道,現場除了聽到爆炸聲及玻璃破裂聲,更有居民的尖叫聲及求救聲,甚至從高處跳下逃生,猶如人間煉獄。

根據現場消息,該大廈樓高27層,約有120個單位,住有逾200名居民;隨着起火時間是凌晨,加上如此大火,相信傷亡者眾。警方通報就指,受傷送院人數不斷上升,當中已有多人罹難。

如此大火,相當恐怖,在倫敦極之罕見,猶幸在香港也很少有。特別是香港這麼多高樓大廈,不計寫字樓的摩天設計,住宅高於今次發生大火的27層者,比比皆是;達四、五十層高的,亦屬等閒,加上人口密度極高,萬一發生事起上來,便相當麻煩。


賣地收入一季600億

香港地少人多,住屋需求自然大,再加上來自內地的需求,供應卻遲遲未能大幅增加,以致樓價節節上升,地價亦冉冉升高,繼而進一步推升樓價。

結果,輸家是全港市民——在辣稅及按揭限制下,本身已是業主的,卻不敢賣樓,亦換不到樓,至於未上車的,買樓更是愈發遙不可及的事;相反,大贏家則是港府,本想打壓樓價,不讓發展商賺盡,到頭來自己卻盤滿缽滿,賺了辣稅之餘,賣地收入更是水漲船高,喊賊做賊。

根據地政總署資料,今個財年(2017至2018年度)首季(4至6月)尚未結束,淨計暫時已售出的5幅撇除加油站的官地,包括葵涌永基道工業地、長沙灣荔枝角道商業地、中環美利道商業地、啟德第1K區1號住宅地,以及啟德第1F區2號商業地,收入已達596億元,相當於去年不斷向上修訂、最終達到破紀錄的1,280億元的一半,或今年預算的1,010億元的六成。

事實上,單計恒地(00012)以232.8億元投得中環美利道地皮,以及南豐以逾246億元投得啟德商業地皮,連環打破本港最貴地皮紀錄,兩幅地王已貢獻了478.8億元,佔去今季賣地收入的八成,或全年預算的接近一半。


地王勢必源源誕生

不過,如果依照本欄的預算,今年賣地收入隨時可以再次創出新高紀錄,達到2,000億元,則過去一季剛好符合進度罷了。

事實上,淨計住宅地皮,今年共有28幅可望推出市場;單是啟德,便佔了10幅,可提供逾9,000個單位,當中,新增的8幅,全部位於第4區,坐落舊機場跑道之上,擁有開揚維港海景,景觀較過去高價批出的啟德住宅地皮更好,因此,每方呎樓面地價隨時高達1.6萬元,比起新近合景泰富與龍湖地產的中標價1.26萬元,及「海航價」的1.3萬元,高出兩成以上。

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第4A區2號地皮,地盤面積達到19.7萬方呎,可建樓面逾120萬方呎,以每方呎樓面地價1.6萬元計,成交價分分鐘高達200億元,打破鴨脷洲利南道的最貴住宅地皮紀錄。

此外,從去年滾存下來、將於今年上半年推出的1F區1號地皮,地盤面積雖然不及上述地皮,但其地積比率卻高達8.1倍,可建樓面多達144萬方呎;即使以「海航價」1.3萬元計,亦值187億元。如此這般,總計10幅啟德地皮,總值已達1,250億元。


應屆政府非常易做

這還未計豪宅靚地,其中,赤柱環角道地皮,預計興建低密度分層住宅及洋房,佔地32.3萬方呎,以地積比0.9倍計算,可建樓面逾29萬方呎。就連鴨脷洲前駕駛學院都賣到每方呎樓面地價2.2萬元,赤柱豈非可以達到4萬元,成為又一幅逾百億地王?

除了住宅,還有身價飛升的商業地皮,啟德又有兩幅,分別位於第4C區4號及5號,地盤面積11.5萬及10.2萬方呎,可建樓面86.3萬及61.2萬方呎,以南豐投得同區的每方呎1.286萬元計,共合又值190億元。

這樣計落,應屆政府官員其實非常易做,簡直可以不用做,因為一來淨靠賣地已經大把錢落袋,二來又有新基建設施陸續落成,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唯一要做的,就是令到社會氣氛一團和氣。

既然如此,實在不明白林鄭為何組班難,難道市場人士仍看不到,乘着「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以至在南海開採可燃冰的契機,香港經濟未來發展完全「唔使憂」,林鄭班子隨時成為回歸以來經濟得到最長足發展的政府?


南華證券錢莊

特朗普的紅利究竟幾時完結?每次美股回軟之時,市場都認為紅利減弱,但最終結果是美股新高又新高。聯儲局議息前夕,道指週二晚又創新高,且以接近全日高位收市,升92點,報21,328點,全日最多升97點;標指及納指分別升10點及44點至2,440點及6,220點收市。

港股則繼續在高位築底。恒指從4月19日低位23,723點,升至本月9日高見26,090點,近兩個月時間累升2,367點或9.98%,確實需要一點時間整固。

其實,港股近期對壞消息的抵抗力確實頗強,如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吳小暉傳被拘留,安邦亦承認吳氏「不能履職」,多隻安邦系股分受累,但只限內地A股,如金地集團、萬科等,本港的安邦系股分卻未受影響,如金風科技(02208),大唐環境(01272)及遠洋集團(03377)更見微升。

際此高位築底時,資金近期喜歡玩「挾空倉」,中國恒大(03333)的急升已成範例,近日則輪到沽空率較高的長城汽車(02333),日前突然急升逾兩成,其餘多隻沽空比率較高股分都見蠢蠢欲動。然而,長汽只得一日貨仔,這類沽空比率高的股分,還是少沾手為妙。


【吳老闆事忙,本文今期由劉若文執筆。】


每週板塊——汽車股

汽車股近日走勢亮麗,長城汽車本週發力,股價一度高見11.44元,創一年新高,週三(14日)雖然回落至10.28元收市,但一週累計升幅亦近兩成;此外,北京汽車(01958)、東風集團(00489)及吉利汽車(00175)本週累計升幅均超過7%,跑贏大市。

汽車股上週跑出,主要因為中汽協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內地5月汽車銷量按年僅微降0.1%,至209.6萬輛,跌幅低於4月的2.2%,累計首5個月汽車銷量按年增加3.7%。

內地汽車購置稅務優惠去年底完結,令市場擔心今年汽車銷售無以為繼,但頭5個月的銷售數據,明顯可消除市場的疑慮。近日多間大行亦先後發表報告唱好汽車股,里昂最新就指,內地汽車代工商趕在9至10月高峰期前,以更激烈的減價及提供更靈活的供款方法以協助去庫存。該行維持行業2017年銷售增長預測為5%,反映下半年銷售增長將加快至8%。




一週重點新聞

– 美國財政部公布金融改革計畫,並提出逾100項措施,被視為華爾街大行最大掣肘的年度壓力測試,將會由每年1次改成2年1次。

– 中國財政部公布,5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07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3.7%,增速創年內新低。

– 國家統計局公布,5月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上升1.5%,符市場預期,為今年1月以來新高;工業品出廠價(PPI)升幅則回落至按年上升5.5%,略低於市場預期。

– 標普發表報告指,中港關係不斷加深,但本港體制並沒變得與中國相似,在各政策範疇保持高度自治,故給予香港「AAA」信貸評級。標普又認為,兩地加深融合為香港帶來巨大機遇,但同時加劇競爭及經濟依賴。

– 政府公布香港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成員,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一國兩制」優勢,和成熟穩健的金融市場,可協助亞投行籌集資金,為基建項目融資。

– 樓價續創新高,反映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58.92點,較2012年7月特首梁振英上任時報105.46點,高約50.7%。

– 市場消息指出,投得中環美利道地皮的恒地(00012),部署放售3項非核心物業,更因應市況加價約1成,3商廈合共涉資約200億元。

– 中信股份(00267)董事長常振明表示,大昌行(01828)不會成為中港麥當勞唯一的原材料供應商,因麥當勞屬於全球性的企業,與大昌行或有合作空間。

– 會德豐地產總結上半年售樓成績,累售逾950伙,套現近100億元,已經達標。

– 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稱,新板和創業板改革2份諮詢料能於本週五展開,期望香港能將資本市場與新經濟連接,於新經濟佔一席位,於全球市場維持高競爭力。

– 百度總裁兼首席營運官陸奇指出,AI(人工智能)的時代正在來臨,未來5年將會高速發展,百度希望為中國在全球佔一席位。

– 下週美國議息結果將成為市場焦點,市場料美國今次加息四分之一厘已無懸念,投資者較關注未來加息前景及縮減資產負債表計畫,週內議息的主要央行還有英國和日本,均預期按兵不動。

– 另外,美國本週出爐的主要經濟數據包括5月新屋動工及建屋批准、6月密歇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初值等。

免責聲明

- 本頁所載的資訊為南華傳媒集團提供,南華傳媒集團為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其並非為任何金融監管機構之持牌公司,本頁之內容由南華傳媒集團編審部主理。並未經本集團其下的持牌公司獨立核實。

- 本頁轉載之資訊僅作參考使用,投資涉及風險,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交易前,投資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並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慎密行事。

- 本演示或材料不構成任何要約、市場推廣、保證、擔保、意見或建議。

- 南華傳媒集團保留版權所有及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