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EN
Home Professional Research Research Report Market Research

南華金融 SCtrade 企業要聞 (8月4日) | 阿里巴巴/長科盈利增 澳博虧損擴

facebook twitter email ins link
2021.08.04 Wednesday PM2:43
阿里巴巴(9988 HK)2022財年首季盈利跌5%,勝預期,非公認會計準則盈利則增10% 阿里巴巴(9988 HK)截至6月底止2022財年首季,錄得盈利451.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跌5%,但勝市場預期的310.2億元;攤薄每股收益為2.05港元。以非公認會計準則計,盈利為434.4億元,按年增10%,主要由於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收益增長;非公認會計準則攤薄每股收益為2.08港元。經調整EBITDA按年跌5%至486.3億元,主要由於集團對社區商業平台、淘特、本地生活服務及Lazada等策略領域的投入以把握增長機遇,以及對閑魚及淘寶直播等中國零售市場中增長業務投入的增加,和支持商家的舉措。期內收入為2,057.4億元,按年增34%。其中商業分部收入佔比87%,按年增35%至1,802.4億元。截至2021年6月底止12個月期間,阿里巴巴生態體系的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11.8億,較截至3月底止12個月增加4,500萬;其中9.12億消費者來自中國市場。雲計算分部收入佔比8%,按年增29%至160.5億元,主要受到來自互聯網、金融服務及零售行業客戶收入的強勁增長所推動。自上一季度,雲計算收入按年增幅放緩,主要由於來自互聯網行業的單一頭部客戶收入下降;未來雲計算業務的收入將會持續在客戶及產業端趨向更多元化。數字媒體及娛樂分部收入佔比4%,按年增15%至80.7億元。創新業務及其他分部收入佔比1%,按年增37%至13.8億元。此外,集團將股份回購計劃總額從100億美元增加至150億美元;自4月1日起,已回購約37億美元的美國存託股。市場預期集團2022財年調整後盈利為1,703.3億元,按年跌4.8%;預測市盈率為20.4倍。   長江生命科技(775 HK)上半年盈利增8%,將繼續加快疫苗及鎮痛藥物的研發步伐 長江生命科技(775 HK)2021上半年盈利為1億港元,按年增14.8%;每股基本盈利1.04港仙。期內收入為26.4億港元,按年增10.9%。集團表示,期內位於北美洲及澳洲/新西蘭的主要市場持續面對疫情的相關挑戰,但保健產品及農業相關業務仍錄得銷售增長,分部收益分別按年增9%及13%;隨營運狀況逐漸改善,預期該等業務增長趨勢將會持續。此外,集團在醫藥研發方面投放更多資源,現正與台灣、中國內地及其他地區的科研機構進行多個癌症疫苗研發項目,計劃於未來數年將有關項目進展至臨床試驗階段。集團最尖端的癌症疫苗項目為美國附屬公司現正研發一種治療黑色素瘤的專有多價疫苗seviprotimut-L,其關鍵功效臨床試驗方案即將提交予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局(USFDA)進行特殊方案評估。加拿大附屬公司現正研發一種以河豚毒素為基礎的鎮痛藥物HalneuronTM,其治療因化療引致神經痛症的第三階段臨床試驗已獲USFDA及加拿大衞生部批准開展,於亞洲地區進行HalneuronTM臨床試驗的籌備工作亦在進行中。集團表示將繼續加快seviprotimut-L、其他癌症疫苗及HalneuronTM的研發步伐。   澳博控股(880 HK)上半年虧損擴至7億港元,收益回升但料全年收益仍未能回復疫情前的水平 澳博控股(880 HK)2021上半年虧損擴至14.7億港元,去年同期虧損為14.1億港元;每股虧損25.8港仙。期內總淨收益為52.2億港元,按年增19.4%;其中博彩淨收益按年增18.8%至50.8億港元。經調整EBITDA較上年同期改善48.2%,減少至負5.1億港元。集團表示,新冠疫情繼續對2021上半年的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2021上半年的訪澳旅客人次僅為疫情前2019年同期訪澳旅客人次的19.3%;根據博監局資料,澳門博彩毛收益僅為2019年同期水平的32.8%。集團預期,澳門的博彩毛收益以及與旅遊業相關的酒店、餐飲及其他非博彩業務未來將繼續受到疫情的負面影響,且未能確定其持續時間。在若干旅遊限制可能獲逐步解除的情況下,鑒於區域內的疫苗接種率不斷提升,集團審慎估計旅遊業及其他消費行業將出現回暖;但預計2021年的收益仍未能回復疫情前的水平。另外,即使解除了旅遊限制,仍無法預測疫情會否持續影響社會經濟和健康並從而對集團的業務造成較長遠的影響。市場預期集團2021年虧損收窄至25.3億港元;2022年扭虧為盈,調整後盈利為21.4億港元,預測市盈率為17.8倍,周息率為3.2%。   (資料來源:港交所、彭博)   權益披露: 分析員鄧雪嫣(CE:BOL101)及其關連人士沒有持有報告內所推介的證券的任何及相關權益。 披露:本報告是由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的研究部團隊成員(分析員」)負責編寫及審核。分析員特此聲明,本報告中所表達的意見,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員對報告內所述的公司(「該公司」)及其證券的個人意見。根據香港證監會持牌人操守準則所適用的範圍及相關定義,分析員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1)在本報告發出前30日內曾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2)在本報告發出後3個營業日內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3)擔任報告內該公司的高級人員;(4)持有該公司的財務權益。分析員亦聲明過往、現在或將來沒有、也不會因本報告所表達的具體建議或意見而得到或同意得到直接或間接的報酬、補償及其他利益。 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包括其從事“金融業務”之子公司或其關聯公司(「南華金融」)沒有持有相等於或高於該公司的市場資本值的1%或該公司就新上市已發行股本的1%,“金融業務”於本報告內的定義是投資銀行、自營交易或莊家和經紀代理業務。南華金融的董事、行政人員及/或雇員並不是該公司的董事或高級人員。南華金融現在沒有亦將不會涉及該公司發行的股票及相關証券的莊家活動,亦沒有在過去12個月內,曾向該公司提供任何投資銀行服務。 重要說明:本此報告和報告中提供的資訊和意見,由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及/或南華金融向其或其各自的客戶提供資訊而準備,並且以合理謹慎的原則編制,所用資料、資訊或資源均於出版時爲真實、可靠和準確的。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對本報告或任何其內容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或其他方面,無論明示或暗示,無作出任何陳述或保證。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及/或南華金融,及其或其各自的董事、管理人員、合夥人、代表或雇員並不承擔由於使用、出版、或分發全部或部分本報告或其任何內容,而産生的任何性質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損害的任何責任。本報告所載資訊和意見會或有可能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而變動或修改。 本報告不是、也不是爲了、也不構成任何要約或要約購買或出售或其他方式交易本報告述及的證券。本報告受版權保護及擁有其他權利。據此,未經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明確表示同意,本報告不得用於任何其他目的,也不得出售、分發、出版、或以任何方式轉載。投資者參閱此報告時,應明白及瞭解其投資目的及相關投資風險,投資前亦應諮詢其獨立的財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