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金融 SCtrade 企業要聞 (11月6日) | 阿里季績勝預期 百濟神州虧損擴大
2020.11.06 Friday PM2:17
阿里巴巴(9988 HK)第二季非公認會計準則盈利按年增44%,勝市場預期
阿里巴巴(9988 HK)截至2020年9月底止2021財年第二季度,盈利為287.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跌60%,每股盈利1.31元;若不計及去年同期取得的一次性收益,股權激勵費用及其它若干項目,按非公認會計準則計,則盈利為470.9億元,按年增44%,每股盈利2.25元。期內收入為1,550.6億元,按年增30%,主要由中國市場核心商業及雲計算業務的強勁收入增長所驅動;經調整EBITDA增28%至475.3億元。其中核心商業收入按年增29%至1,309.2億元,中國零售商業收入增26%至954.7億元;雲計算業務季度收入增60%至149億元。集團9月的中國零售市場移動月活躍用戶達 8.81 億,較6月增700萬;截至 9月底止的 12 個月,集團的中國零售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 7.57 億,單季淨增長 1,500 萬。第二財季天貓線上已付實物商品交易額(GMV)按年增21%,期內快速消費品仍然是天貓增長最快的品類,主要由食品和飲料、保健、美容和個人護理領域強勁推動;此外,天貓服飾的增長速度已經恢復到較新冠疫情爆發前更高的水平。集團表示,疫情至今,集團持續支持商業復甦,並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尋找新的發展機遇,季度增長強勁。未來將繼續聚焦於內需、雲計算和大數據、全球化這三大長期增長引擎,以及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內各業務加速數字化所帶來的機會。市場預期集團2021財年調整後盈利為1,753.7億元,按年增32.4%;預測市盈率為30.2倍。
百濟神州(6160 HK)10月汽車銷量增1%,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逾八成
百濟神州(6160 HK)2020年第三季錄得淨虧損4.3億美元,每股虧損0.377美元;2019年同期凈虧損為3.1億美元。期內收入為9,108萬美元,按年增81.7%,主要受惠於產品收入增加。研發費用則按年增47.3%至3.5億美元。集團預計新冠疫情將繼續對業務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包括商業銷售、藥政溝通、檢查及申報、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參與以及數據公佈。相較首季,疫情對集團在中國第二、三季度業務帶來的影響有所減弱。期內集團完成了廣州生物葯生產基地第一座工廠的基地及生產流程驗證,並啟動了第二以及第三座工廠的擴建,以大規模提升生產能力並且引進新生產技術平台,預計分別於2020年底和2021年底完成。市場預期集團2020年調整後虧損為13.3億美元,2021年將收窄至10.2億美元。
越秀地產(123 HK)10月合同銷售額大增3倍,首十月完成全年目標逾九成
越秀地產(123 HK)2020年10月實現合同銷售(連同合營公司項目的合同銷售)金額約為147.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2.3倍;合同銷售面積約為51.3萬平方米,按年增1.5倍。首十月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733.4億元,按年增40%;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293.6萬平方米,按年增20%。已完成2020年合同銷售目標802億元的91%。市場預期集團2020年調整後盈利為41.3億元,按年增17.6%;2021年再增17.3%至48.4億元。2021年預測市盈率為4.3倍,周息率為9.1%。
(資料來源:港交所、彭博)
權益披露:
分析員鄧雪嫣(CE:BOL101)及其關連人士沒有持有報告內所推介的證券的任何及相關權益。
披露:本報告是由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的研究部團隊成員(分析員」)負責編寫及審核。分析員特此聲明,本報告中所表達的意見,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員對報告內所述的公司(「該公司」)及其證券的個人意見。根據香港證監會持牌人操守準則所適用的範圍及相關定義,分析員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1)在本報告發出前30日內曾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2)在本報告發出後3個營業日內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3)擔任報告內該公司的高級人員;(4)持有該公司的財務權益。分析員亦聲明過往、現在或將來沒有、也不會因本報告所表達的具體建議或意見而得到或同意得到直接或間接的報酬、補償及其他利益。
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包括其從事“金融業務”之子公司或其關聯公司(「南華金融」)沒有持有相等於或高於該公司的市場資本值的1%或該公司就新上市已發行股本的1%,“金融業務”於本報告內的定義是投資銀行、自營交易或莊家和經紀代理業務。南華金融的董事、行政人員及/或雇員並不是該公司的董事或高級人員。南華金融現在沒有亦將不會涉及該公司發行的股票及相關証券的莊家活動,亦沒有在過去12個月內,曾向該公司提供任何投資銀行服務。
重要說明:本此報告和報告中提供的資訊和意見,由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及/或南華金融向其或其各自的客戶提供資訊而準備,並且以合理謹慎的原則編制,所用資料、資訊或資源均於出版時爲真實、可靠和準確的。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對本報告或任何其內容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或其他方面,無論明示或暗示,無作出任何陳述或保證。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及/或南華金融,及其或其各自的董事、管理人員、合夥人、代表或雇員並不承擔由於使用、出版、或分發全部或部分本報告或其任何內容,而産生的任何性質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損害的任何責任。本報告所載資訊和意見會或有可能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而變動或修改。
本報告不是、也不是爲了、也不構成任何要約或要約購買或出售或其他方式交易本報告述及的證券。本報告受版權保護及擁有其他權利。據此,未經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明確表示同意,本報告不得用於任何其他目的,也不得出售、分發、出版、或以任何方式轉載。本刊物批准在英國由南華證券(英國)有限公司分派。南華證券(英國)有限公司爲一間獲英國金融市場行爲局批准和受該局監管的公司。投資者參閱此報告時,應明白及瞭解其投資目的及相關投資風險,投資前亦應諮詢其獨立的財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