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EN
Home Professional Research SC Knowledge Chairman's View

恒大重組方案 影響深遠

facebook twitter email ins link
2022.07.28 Thursday AM9:00

吳老闆週記(7月28日)

恒大重組方案 影響深遠

.只要控疫控得好,經濟就會出現大反彈。

.中央打爆內地樓市,房產商已完成執位。

.恒大分開處理境外境內債務,影響深遠。

近日個人從香港經上海回到南京,發現市道十分暢旺,與兩個月前簡直是天與地的分別,可謂疫情出現兩年多以來久違了的榮景。當中,尤其是酒店,四、五星的,幾乎全部爆滿,很難預訂;訂到了房,到入住當日,也要輪候上房,而此前的入住率則不到兩、三成,相當冷清。

另外,走到街上,週街是人,人流起碼是上海的1倍;同時,食肆亦十分旺場,不少都要排隊……究其原因,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時值暑假,南京又是江蘇省省會,向來吸引一、兩小時生活圈的外地人前往購物、消費,甚至渡假,最重要是,當地政府控制疫情控制得很好,追蹤外來人士追蹤得很貼。此指標反映出,內地只要控疫控得好,經濟就會出現大反彈,下半年不難重現快速增長。

香港方面,單日新增確診已連續多日企在4,000宗以上,官方更推算最快8月上旬將翻一番至8,000宗以上,雖然觀乎近期疫情走勢,個人不予認同有關推測,不過,即使真的如是,相信港府也不會再收緊社交距離措施,相反,隨着「紅黃碼」的推出,還會放寬入境人士的隔離日數,變成「5+2」或「4+3」,如果港人北上變成3日在港家居隔離+4日內地集中隔離+7日居家健康監測,期間進行多次核酸檢測,則香港經濟下半年也可反彈很急。

不同投資者有不同對待

事實上,一個對經濟舉足輕重的板塊,個人認為已見底,所說的是房地產。雖然近日爆發業主斷供潮、供應商停貸潮,但據報國務院上週已批准成立一個規模達3,000億人民幣的專項基金救市,因此相信內地樓市最黑暗時期已成過去,未來將迎來發展商趕工潮;且看中國恒大的全國保交樓復工率,就達到96%。

經過過去幾年中央加強監管,打爆了內地樓市,房產商已完成執位——大部分中小型房產商執了笠、起了身,上市的則進行重組,位置靚的項目落入了國企以至央企的口袋,樓市未來便如中央所願,更健康地發展。

現時剩下的唯一一個問題,就是中國恒大(03333)的重組。集團3月時聲言,力爭在7月底前提出方案,即是距今只剩幾日而已,其債券持有人固然引頸以待,就連其他投資者亦相當關注。

有關方案的原則、架構,以至細節,均十分重要,影響深遠。皆因集團擬將境外資產及負債,與境內資產及負債,分開處理。即是出售境外資產,包括手頭上的恒大汽車(00708)及恒大物業(06666)持股,償還境外債務;至於境內債務,則以出售境內資產處理。換句話說,境外及境內的債權人,將得到不同的對待。

油價短期內或跌穿90美元

如此處理方法,與一直以來在港上市的公司重組方案迥然不同,此前一直是整個集團境外、境內所有資產及負債一併「打包」計算;若此先例一開,便會顛覆香港行之已久的一套做法,而這將影響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相信港交所、證監,以至銀監都十分關注事件,隨時正對集團窮追猛問,否則如何保障投資者權益。

當然,境外投資者因為睇好集團前景又好,因為覬覦高息又好,繼而買入集團債券,最後招致損手,是其投資決定,咎由自取,與人無尤;然而,不同投資者有不同待遇,卻十分大鑊。其實,香港已出現過類似情況,惹起爭議,所說的是「同股不同權」,今次的後果可能更嚴重。

恒大重組方案尚未出爐,美聯儲局議息結果則今日(28日)早上已有定奪,加息0.75厘實屬預料之內,加足1厘也不出奇;不過,觀乎美股走勢,高通脹不會持續之餘,更不會出現衰退,否則早已跌了下來。依此判斷,油價短期內將跌穿每桶90美元,投資者需留意。

南華證券錢莊

港股繼續弱勢,一個星期埋單計數,恒指下跌1.1%,相當於220點,本週三(27日)收報20,670點,高低位只得約600點,衝極衝不上去21,000點大關;國指與大市同步,下跌1.2%,相當於88點,收報7,091點,高低位相差約200點;科指輕微跑贏大市,下跌0.9%,相當於40點,收報4,537點。大市成交金額連續4日少於1,000億元,本週三按日下跌9%,只得872.36億元。

本欄多次指出,港股縱使便宜,但仍積弱,最大原因是欠缺新資金流入,美歐資金掟貨後暫時不會回來,本地資金已持貨八八九九,唯一能倚賴的,就是內地資金。因此,就算阿里巴巴(09988)宣布回港「主要上市」,個人認為刺激作用未必太大,事關港股現時只是「塘水滾塘魚」,一日無新資金流入,就算有中概股「回流」,投資者只會沽出手頭上其他中資股,換入「回流」的中概股,港股仍難上升。

每週焦點板塊——中概股

市場憂慮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不接受對其檢查及調查的在美上市中概股審計底稿設限,有關中概股本週三(27日)在港普遍下跌。當中,跌幅最大的是名創優品(09896.HK,MNSO.US),下跌10.9%;下跌超過4%的,亦有理想汽車(02015.HK,LI.US)、知乎(02390.HK,ZH.US),塗鴉智能(02391.HK,TUYA.US)、貝殼(02423.HK,BEKE.US)、新東方(09901.HK,EDU.US)等,阿里巴巴(09988.HK,BABA.US)及嗶哩嗶哩(09626.HK,BILI.US)則齊齊下跌3.3%。

其實,在此之前的本週二(26日),在港「第二上市」的阿里巴巴已公布,將申請香港為主要上市地,預期將於今年年底前生效;完成後,阿里巴巴將成為以ADR於紐交所,及以普通股於港交所雙重主要上市的公司。

高盛估計,這將帶動更多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回流」,在港由「第二上市」變成「主要上市」;若所有中概股僅在香港交易,估計港股的日均成交金額將可提升340億元。

事實上,由「第二上市」變成「主要上市」,最大好處就是港股通南向資金可以買入。自2014年滬港通啟動以來,港股通已成為港股最大資金流入來源,內地投資者淨買入的港股市值超過3,000億美元,南向總成交額超過40億美元;年初至今,南向交易佔港股每日成交量的10.5%。中概股的「回流」,或可打破目前港股欠缺新錢流入的困局?

文章來源:Capital 資本平台

吳鴻生:南華集團主席

劉若文:資本平台顧問

免責聲明

- 本頁所載的資訊為南華傳媒集團提供,南華傳媒集團為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其並非為任何金融監管機構之持牌公司,本頁之內容由南華傳媒集團編審部主理。並未經本集團其下的持牌公司獨立核實。

- 本頁轉載之資訊僅作參考使用,投資涉及風險,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交易前,投資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並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慎密行事。

- 本演示或材料不構成任何要約、市場推廣、保證、擔保、意見或建議。

- 南華傳媒集團保留版權所有及一切權利。

免責聲明: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期貨及期權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或會損失其全部投入的資金,投資前請先向專業顧問尋求意見。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其母公司、控股公司、子公司及聯營公司及其服務提供者會盡力確保所提供的資料為準確及可靠的,但並不聲明或擔保其準確性及可靠性,因此並不因任何錯漏而承擔任何責任或任何損失。此處所發表的資料或意見並非、亦並不是意圖構成要約或索求買賣或另行作出於此提及的股份、股票或其他證券的交易。網上證券交易平台由南華證券投資有限公司(證監會中央編號AAA874) 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