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EN
Home Professional Research Research Report Market Research

開市平論 (1月31日):中國人壽、中石油、中國鋁業及江西銅業等齊發盈

facebook twitter email ins link
2018.01.31 Wednesday AM11:20

今日展望 – 據報道,多個省份明確了今年煤炭去産能目標,壓減力度都不小。如山西省要求,退出煤炭過剩産能2,300萬噸,這一數量較去年2,000萬噸左右的目標進一步提升。河北也提出,2018年壓减煤炭産能1,062萬噸。河北在2017年退出了1,125萬噸煤炭産能,相當於國家考核目標的149%。同時,十二部委近日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煤炭企業兼並重組轉型升級的意見》,要求實現煤炭企業平均規模明顯擴大。不斷開展的去産能和兼並重組對煤企龍頭有所利好,如中國神華(1088 HK)兗州煤(1171 HK)等。中國今日妁將公布1月份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數字。美國總統將於今晚發表上任以來首份國情咨文。另外,美國今晚將公布1月份私人企業職位變動數字。

 

美國10年長債債孳息率維持高企;加上市傳蘋果公司(AAPL US)是否就軟件更新的披露事宜違反了證券法被查均影響美市投資氣氛。美股三大指數下跌,騰訊(700 HK) ADR收報457元;滙控(5 HK) ADR收報85元。今早亞太股市個別發展。昨日恒指收報32,607.29點,跌359.6點或1.09%,成交金額1,734.48億元。國指收報13,389.38點,跌270.21點或1.98%;上證收報3,488.01點,跌34.99點或0.99%。

 

企業要聞

  1. 中國人壽(2628 HK)預期去年度淨利潤將按年增加約55至75%,主因是2017年公司加大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力度,積極把握權益市場結構性機會,投資收益較2016年同期較快增長,以及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更新的影響。
  2. 中石油(857 HK)發盈喜,預期去年度淨利潤將按年增長1.65至2.03倍,主因是公司優化生產運行、深化開源節流降本增效,以及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等主要產品平均實現價格按年上升等綜合影響。
  3. 中國鋁業(2600 HK)發盈喜,預期去年度淨利潤將按年增加約2.4倍,主因是國家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實施嚴格的環境保護政策,以及公司優化產業布局、持續降本增效,使公司主營產品毛利按年大幅增加。
  4. 江西銅業(358 HK)發盈喜,預期去年止年度實現歸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2016年度增加7.88-10.24億人民幣(下同),增幅介乎1-1.3倍,主要受惠金屬產品價格上漲。扣除非經常性損益,預計淨利潤增加6.66-10.09億元,增幅48%-72.7%。
  5. 華能國際電力(902 HK)發盈警,預期去年年度實現的按照中國會計準則計算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2016年同期相比,減少65億至7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減少74到84%;較2016年同期減少81億至90億元,按年減少78至86%。公司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由於2017年煤炭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導致公司煤機盈利能力嚴重下降。
  6. 恒隆集團(10 HK)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財政年度,股東應佔基本純利減少12%至33.14億港元,每股盈利2.43元;計入投資物業重估收益後,股東應佔純利增加43%至53.14億元,每股盈利3.9元。派末期息0.61元。
  7. 中芯國際(981 HK)公布,中芯控股、中芯上海、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及上海集成電路基金訂立合資合同和增資擴股協議。據此,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及上海集成電路基金同意向中芯南方註冊資本,作出現金出資分別15.435億美元、9.46億美元及8億美元。


權益披露
分析師岑智勇 (CE: APR850)及其關連人士沒有持有報告內所推介的證券的任何及相關權益。
分析師嚴涵 (CE: BFN097)及其關連人士沒有持有報告內所推介的證券的任何及相關權益。
分析師黎穎彥(CE: BLP002)及其關連人士沒有持有報告內所推介的證券的任何及相關權益。

 

 

披露:此研究報告是由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的研究部團隊成員(“分析員”)負責編寫及審核。分析員特此聲明,本研究報告中所表達的意見,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員對報告內所述的公司(“該公司”)及其證券的個人意見。根據香港證監會持牌人操守準則所適用的範圍及相關定義,分析員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1)在研究報告發出前30日內曾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2)在研究報告發出後3個營業日內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3)擔任報告內該公司的高級人員;(4)持有該公司的財務權益。分析員亦聲明過往、現在或將來沒有、也不會因本報告所表達的具體建議或意見而得到或同意得到直接或間接的報酬、補償及其他利益。

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包括其子公司或其關聯公司(“南華金融”)可能持有該公司的財務權益,而本報告所評論的是涉及該公司的證劵,且該等權益的合計總額可能相等于或高於該公司的市場資本值的1%或該公司就新上市已發行股本的1%。一位或多位南華金融的董事、行政人員及/或雇員可能是該公司的董事或高級人員。南華金融及其管理人員、董事和雇員等(不包括分析員),將不時持長倉或短倉、作為交易當事人,及買進或賣出此研究報告中所述的公司的證券或衍生工具(包括期權和認股權證);及/或為該等公司履行服務或招攬生意及/或對該等證券或期權或其他相關的投資持有重大的利益或影響交易。南華金融可能曾任本報告提及的任何機構所公開發售證券的經理人或聯席經理人,或現正涉及其發行的主要莊家活動,或在過去12個月內,曾向本報告提及的證券發行人提供有關的投資或一種相關的投資或投資銀行服務的重要意見或投資服務。南華金融可能在過去12個月內就投資銀行服務收取補償或受委託及/或可能現正尋求該公司投資銀行委託。

重要說明:此報告和報告中提供的資訊和意見,由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及/或南華金融向其或其各自的客戶提供資訊而準備,並且以合理謹慎的原則編制,所用資料、資訊或資源均于出版時為真實、可靠和準確的。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對本報告或任何其內容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或其他方面,無論明示或暗示,無作出任何陳述或保證。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及/或南華金融,及其或其各自的董事、管理人員、合夥人、代表或雇員並不承擔由於使用、出版、或分發全部或部分本報告或其任何內容,而產生的任何性質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損害的任何責任。本報告所載資訊和意見會或有可能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而變動或修改。

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及/或南華金融,及其或其各自的董事、管理人員、合夥人、代表或雇員可能在本報告中提到的公司直接或間接擁有股權,或可能不時購買、出售、或交易或向客戶要約購買、出售、或交易此類證券,而該等交易可能是為其帳戶作為交易當事人或代理人或任何其他身份或代表他人。這份報告不是、也不是為了、也不構成任何要約或要約購買或出售或其他方式交易本報告述及的證券。本報告受版權保護及擁有其他權利。據此,未經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明確表示同意,本報告不得用於任何其他目的,也不得出售、分發、出版、或以任何方式轉載。本刊物批准在英國由南華證券(英國)有限公司分派。南華證券(英國)有限公司為一間獲英國金融服務局授權和受該局監管的公司。投資者參閱此報告時,應明白及瞭解其投資目的及相關投資風險,投資前亦應諮詢其獨立的財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