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EN
Home Professional Research SC Knowledge Chairman's View

內需待提振 出口不算差

facebook twitter email ins link
2023.07.20 Thursday AM9:00

吳老闆週記(7月20日)

.相信很快會有政策出台提振經濟,重點主要落在提振內需。

.全球出口按年下降,中國出口所佔國際市場份額不跌反升。

.本港經濟增長要達3.5%至5.5%的目標,主要靠消費及旅遊。

 

內需待提振

出口不算差

 

國家統計局本週一(7月17日)公布,內地第二季經濟按年增長6.3%,雖然低過市場普遍預期的「破七」,但比起第一季的4.5%,已加快了1.8個百分點,且是過去8個季度以來最高;上半年總計,則增長了5.5%,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相信仍數一數二。

 

「三頭馬車」有驚有喜——「驚」的是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增長3.1%,比起5月的增長12.7%顯著放緩,不過,上半年總計按年仍上升8.2%;「喜」的則是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上升4.4%,出乎意料之外按月加快0.9個百分點,上半年總計按年上升3.5%,同時,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樣優於預期,按年增加3.8%,不過,房地產投資按年下跌7.9%,跌幅比起首5個月的7.2%擴大0.7個百分點。

 

此外,此前海關總署公布的貿易數據,亦差過市場預期,以美元計價,6月出口按年下跌12.4%,是2020年2月以來最差,且是過去9個月第七度錄得倒退,進口跌幅亦擴大至6.8%;上半年總計,出口按年下跌3.2%,進口下跌6.7%。

 

內需好 增長好

展望下半年,隨着中央政治局會議將於今個月下旬召開,相信會有政策出台提振經濟,重點主要落在提振內需,皆因觀乎上半年的數據,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1%;換句話說,只要消費市道保持強勁,就能推動經濟持續反彈。

 

事實上,發改委本週二(18日)已事先張揚,將制定推出恢復和擴大消費政策,做好4項重點工作,包括完善消費政策,促進汽車消費和電子產品消費、拓展農村消費;提升消費能力,做好穩就業促增收等工作;優化消費供給,培育壯大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改善消費環境,健全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加大質量安全監管力度。

 

其實,內地消費市道十分暢旺,且看暑假伊始,首週國內機票預定量已創出歷史新高,全國旅遊熱門景點黑壓壓擠滿人,就連電影票房,截至剛過去的週日(16日),也突破了85億人民幣,整個暑假檔期有望挑戰疫前即2019年同期的176億人民幣。

 

貿易不算太差

貿易方面,內地的表現實際上不算差。以人民幣計價,上半年進出口按年仍上升2.1%,總額達到20.1萬億人民幣,創出同期歷史新高紀錄;當中,出口佔了 11.46萬億,增長3.7%,進口佔了 8.64萬億,下降 0.1%。

 

此外,根據世貿組織最新數據,今年第一季,全球出口按年下降1.6%,中國出口所佔國際市場份額卻不跌反升,增加了0.3個百分點,至14%;按照商務部監測,第二季中國出口市佔率仍穩中有升。

 

這要多得內地外貿政策的調整,當上半年對美國的進出口減少了8.4%的時候,對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則增長了5.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更增長了9.8%,佔整體進出口總值34.3%,新興市場總計,佔內地進出口份額達到63.5%。同時,出口產品也在提質升級,以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上半年出口增長了61.6%,拉高整體出口增速1.8個百分點。

 

香港要靠旅遊

反觀香港,貢獻本地生產總值逾一成半的進出口貿易,表現卻真的每況愈下。根據統計處資料,整體出口總額已連續13個月錄得按年跌幅,5月份下跌了15.6%;進口總額亦連續11個月錄得按年跌幅,5月份跌幅更達16.7%。結果,香港港口的貨櫃吞吐量,已連續4個月錄得按年跌幅;淨計葵青貨櫃碼頭,更連續19個月錄得按年跌幅。政府需想辦法扭轉頹勢,否則長遠將會影響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中「八大中心」的發展定位。

 

短線而言,正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所言,本港出口下半年仍面對很大挑戰,整體經濟增長全年要達到3.5%至5.5%的目標,主要依靠消費及旅遊。而旅發局最新公布,今年上半年訪港旅客約1,288萬人次,較疫情前即2019年同期,只恢復約四成;當中,內地旅客佔了1,011萬人次,看來航空公司在恢復國際航線方面,需再加一把勁。


 
 惟其如此,這已足以令國泰航空(00293)發盈喜,預計今年上半年股東應佔綜合溢利約40億至45億元,與去年同期的虧損49.99億元,一來一回相差近100億元,並擬於未來12個月,向港府回購價值195億元的優先股。反觀三大內航,在國內航線載客量已超過疫情前,兼且票價比低位升了1倍下,上半年卻仍錄得虧損,只是幅度大幅收窄,叫人大跌眼鏡。

 

南華證券錢莊

在颱風「泰利」襲港下,港股本週一(17日)休市,過去一週只得4個交易日,先升後回,埋單計數,恒指微升0.5%,相當於91點,本週三(19日)收報18,952點,期間一度升穿19,000點,可惜得而復失;國指更幾乎無升跌,微升4點,收報6,382點;科指輕微跑贏大市,上升0.8%,相當於34點,收報4,115點。

值得注意的是,本週三大市成交金額回到1,000億元樓上,這要多得「北水」淨流入164.8億元,為2021年2月以來最多,不過,大市沽空金額亦達354.7億元,沽空比率高達31.7%,創出歷史新高。

在此市況之中,投資者不妨留意本地地產股,皆因在旅遊業復甦下,酒店、商場、商舖將率先上升;此外,在內地學生來港升學及各項人才輸入計劃下,全部都需要住,便會推升住宅需求,淨計前者,年年皆有增長,去年獲批數目便達4萬個,近日已可見各「大學區」租盤極搶手,而當租金回報上升,就會推升樓價 。

 

每週焦點股份——比亞迪系

比亞迪(01211)及比亞迪電子(00285)齊齊發盈喜,前者預料上半年淨利潤按年增長1.92倍至2.25倍,金額達到105億至117億人民幣;後者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則按年增加約1.15倍至1.46倍,金額達到13.63億至15.59億人民幣。

事實上,本欄早已指出,即使內地電動車車價還會下調,但比亞迪市佔率已去到利潤「啖啖肉」的地步——根據中汽協數據,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佔有率為10.6%;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更達33.5%。

根據統計,截止本週二(18日),16家車企A股披露了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比亞迪盈利能力最強,預計盈利超過其他15家公司同期淨利潤之總和。

【由於吳老闆事忙,本文由劉若文代筆。】



免責聲明

– 本頁所載的資訊為南華傳媒集團提供,南華傳媒集團為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其並非為任何金融監管機構之持牌公司,本頁之內容由南華傳媒集團編審部主理。並未經本集團其下的持牌公司獨立核實。

– 本頁轉載之資訊僅作參考使用,投資涉及風險,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交易前,投資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並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慎密行事。

– 本演示或材料不構成任何要約、市場推廣、保證、擔保、意見或建議。

– 南華傳媒集團保留版權所有及一切權利。

免責聲明

- 本頁所載的資訊為南華傳媒集團提供,南華傳媒集團為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其並非為任何金融監管機構之持牌公司,本頁之內容由南華傳媒集團編審部主理。並未經本集團其下的持牌公司獨立核實。

- 本頁轉載之資訊僅作參考使用,投資涉及風險,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交易前,投資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並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慎密行事。

- 本演示或材料不構成任何要約、市場推廣、保證、擔保、意見或建議。

- 南華傳媒集團保留版權所有及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