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面对三大雷区 政府须做好防爆措施
踏入2024年,股市的关键词是一个「弱」字,真系无眼睇。如果话系外围因素影响,香港无能为力,那么房地产这个以本地人为主的市场应该责无旁贷,要谂谂方法点样搞番活佢。政府昨日宣布新一季卖地计划只推出一幅元朗工业用地,不推住宅地和商业地,就引嚟唔少猜测。其实最令笔者担心的是,本地房地产正面对三大雷区,假如不加理会任其爆发,后果堪虞,势将严重影响港人置业信心和今后的经济发展。
第一个雷区是楼价基本上回落到七年前水平,已经大大打击了投资意欲。如果继续放任楼价下跌,等到失控才去挽救,可能已经药石无灵。楼价升时去管控容易过楼市下跌才去出招,这正是笔者最忧心的地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公布的楼价指数显示,2023年11月份的私人住宅楼价数报316点,按月跌约1.99%,连跌七个月。 而2023年首11个月的楼价累跌约5.59%。有唔少金融机构估紧今年本港楼市会继续跌,甚至出现更多负资产,任由这股负面情绪继续发酵的话,楼市要升都难。投资讲信心,如果失咗信心就好难重新建立起嚟。
讲真,香港不缺瓦遮头,买砖头都系为咗改善生活环境或作为投资用途。过去唔少人一有钱都会谂到置业,除咗自住之外,买多一层收租都系为咗保障退休后生活。依家系有钱都唔愿意买楼,因为睇唔通未来环境。政府应该做啲嘢令港人增加对未来的信心。少咗人置业自然增加咗租楼人士,去年11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数报186.8,按月升逾0.6%,按年升近5.9%,连升十个月,创近四年新高,可见租金走势跑赢楼价。有能力的投资者其实可以谂下投资物业作收租用途。趁住而家系买家市场,叫价力高咗,可以大胆啲出价,或会有意外收获。
第二个是息口问题。虽然大家都估紧美联储局可能在第二季开始减息,但目前港元拆息日日抽高,对发展商和供楼人士都不是好事,发展商都要借钱起楼,息口太高的话,或有发展商会顶唔住,特别系由几家发展商夹份起嘅楼,大家对资金流的需要不一,可能要想方设法出货,减价卖楼。如果只是一两家发展商合作起的楼,即使唔使被迫出货,也会拖慢起楼和卖楼速度,都不利楼市健康发展。
有调查显示,约27%的受访者认为「息口走势」最影响入市决定,创下2016年第2季有纪录以来新高,亦是继2022年第4季后,再次超越「楼价走势」登上最影响入市决定因素榜首。由此可见,今年美国息口将继续左右香港楼市大局。
第三是大量新盘有待出售。启德和黄竹坑这些大型住宅地盘仍有大量单位有待出售,早前买落的账面上可能已经蚀紧,即使有意现在置业的又怕买了会继续跌,三心二意,心理影响极大。据最新统计,今年首季将有多达18个全新楼盘推出,涵盖逾7,300个住宅单位。启德区作为一手楼供应的重点区,仲有超过8,000个单位尚未推出,发展商都几头痕。
虽然笔者担心上述雷区可能会被引爆,但观乎香港这些年来的发展轨迹,又不用过于悲观。香港是一块福地,背靠祖国支持,只要大家齐心协心,风雨过后总会见天晴,大前题是政府要心无旁骛,全心全意拼经济,积极有为,雷区自能一一被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