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 
EN
主頁 專業研究 南華智庫 吳老闆週記

房地產面對三大雷區 政府須做好防爆措施

facebook twitter email ins link
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 下午4:06

踏入2024年,股市的關鍵字是一個「弱」字,真係無眼睇。如果話係外圍因素影響,香港無能為力,那麼房地產這個以本地人為主的市場應該責無旁貸,要諗諗方法點樣搞番活佢。政府昨日宣布新一季賣地計劃只推出一幅元朗工業用地,不推住宅地和商業地,就引嚟唔少猜測。其實最令筆者擔心的是,本地房地產正面對三大雷區,假如不加理會任其爆發,後果堪虞,勢將嚴重影響港人置業信心和今後的經濟發展。

 

第一個雷區是樓價基本上回落到七年前水平,已經大大打擊了投資意欲。如果繼續放任樓價下跌,等到失控才去挽救,可能已經藥石無靈。樓價升時去管控容易過樓市下跌才去出招,這正是筆者最憂心的地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樓價指數顯示,2023年11月份的私人住宅樓價數報316點,按月跌約1.99%,連跌七個月。 而2023年首11個月的樓價累跌約5.59%。有唔少金融機構估緊今年本港樓市會繼續跌,甚至出現更多負資產,任由這股負面情緒繼續發酵的話,樓市要升都難。投資講信心,如果失咗信心就好難重新建立起嚟。

 

講真,香港不缺瓦遮頭,買磚頭都係為咗改善生活環境或作為投資用途。過去唔少人一有錢都會諗到置業,除咗自住之外,買多一層收租都係為咗保障退休後生活。依家係有錢都唔願意買樓,因為睇唔通未來環境。政府應該做啲嘢令港人增加對未來的信心。少咗人置業自然增加咗租樓人士,去年11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報186.8,按月升逾0.6%,按年升近5.9%,連升十個月,創近四年新高,可見租金走勢跑贏樓價。有能力的投資者其實可以諗下投資物業作收租用途。趁住而家係買家市場,叫價力高咗,可以大膽啲出價,或會有意外收獲。

 

第二個是息口問題。雖然大家都估緊美聯儲局可能在第二季開始減息,但目前港元拆息日日抽高,對發展商和供樓人士都不是好事,發展商都要借錢起樓,息口太高的話,或有發展商會頂唔住,特別係由幾家發展商夾份起嘅樓,大家對資金流的需要不一,可能要想方設法出貨,減價賣樓。如果只是一兩家發展商合作起的樓,即使唔使被迫出貨,也會拖慢起樓和賣樓速度,都不利樓市健康發展。

 

有調查顯示,約27%的受訪者認為「息口走勢」最影響入市決定,創下2016年第2季有紀錄以來新高,亦是繼2022年第4季後,再次超越「樓價走勢」登上最影響入市決定因素榜首。由此可見,今年美國息口將繼續左右香港樓市大局。

 

第三是大量新盤有待出售。啟德和黃竹坑這些大型住宅地盤仍有大量單位有待出售,早前買落的賬面上可能已經蝕緊,即使有意現在置業的又怕買了會繼續跌,心大心細,心理影響極大。據最新統計,今年首季將有多達18個全新樓盤推出,涵蓋逾7,300個住宅單位。啟德區作為一手樓供應的重點區,仲有超過8,000個單位尚未推出,發展商都幾頭痕。

 

雖然筆者擔心上述雷區可能會被引爆,但觀乎香港這些年來的發展軌跡,又不用過於悲觀。香港是一塊福地,背靠祖國支持,只要大家齊心協心,風雨過後總會見天晴,大前題是政府要心無旁騖,全心全意拼經濟,積極有為,雷區自能一一被拆解。

免責聲明: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期貨及期權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或會損失其全部投入的資金,投資前請先向專業顧問尋求意見。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其母公司、控股公司、子公司及聯營公司及其服務提供者會盡力確保所提供的資料為準確及可靠的,但並不聲明或擔保其準確性及可靠性,因此並不因任何錯漏而承擔任何責任或任何損失。此處所發表的資料或意見並非、亦並不是意圖構成要約或索求買賣或另行作出於此提及的股份、股票或其他證券的交易。網上證券交易平台由南華證券投資有限公司(證監會中央編號AAA874) 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