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股的判断
又一期关于投资心态的文章。听到不少家庭观众甚至是行家,对于美国的升势表示担忧。就业数据的表现越来越分化,部分新增职位甚至是来源于政府机关,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也有部分的言论说,美国人贷款消费的情况严重,消费市场的增长可能很快就会因为过度消费而停止。
笔者对于这一些说法不完全否定,但实际上操作是不是和宏观经济的看法完全一样呢?首先,经济活动和股市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明显不完全相关。特别是近年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等的新兴产业出现,导致量度经济并不能只以通胀和就业人数等等的传统数据来衡量。所以每一家公司的业绩情况都会因应所在的行业而不同。
纯粹单论数据,美国的经济数据确实是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的。不要以阴谋论去质疑国家所公布的经济数据。数据的真假并不是金融市场的主要考虑范围。目标为本,数据会怎么影响之后的走势才是关键。
美国股市汇聚了全世界顶级的上市公司,流动性是世界最顶尖的。当然,其他股市可以在美股调整的时候上升,这并不构成冲突。但如果美股出现流动危机,或者全球出现股灾,那无论你身处哪一个市场,也肯定会受到波及。因此,如果你购买港股的原因是因为美股太高,担心美股出现股灾的话,笔者认为这个理由不太成立。
港股仍然非常缺乏流动性,每天的成交就1000亿港币左右。美股就一只苹果(AAPL)的成交就已经超越整个港股市场,情何以堪?反之,美股的流动性仍然位于世界之巅。因此,资产配置方面,无可避免的肯定要配一些美股。笔者甚至认为,配置中港股票的仓位,应该要比国际市场的为低。包括人工智能,互联网,消费品等等的主要题材,世界的绝对龙头还是在美国。
我绝对明白很多投资者具有Home Bias,但香港已经有很多ETF工具供大家选择,例如三星环球半导体ETF(3132.HK)中含有世界前二十大的半导体公司,协助投资者在香港布局环球股市,也降低了交易成本。读者们不妨走出香港,俯视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