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涌地皮零入标有因 成本增加政府应正视
东涌上星期再有住宅用地未能售出。这次与过往不同的是完全没有地产发展商入标,出现罕见的「零标书」。对上一次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零标书」和「流标」大不相同。前者是完全没有人入标,而后者是有发展商入标,不过出价未符理想而卖不出去。不少人将这次零标事件归结为发展商对后市毫不看好,但如果看过港铁对兴建东涌站一期商住物业的要求,可以理解为甚么一众发展商打退堂鼓。
老实讲,时下香港的建筑成本实在太高,政府必须正视。尤其在建筑工人严重缺乏下,扯高了工资。虽然政府早前公布建造业输入外劳配额上限为1.2万人,但至今似乎没有交待实际输入了多少建筑工人。加上现时息口高企,发展商要付出六、七厘息,整个工程预计五年时间竣工,条数都好襟计,除非楼市好旺,否则根本缺乏吸引力。加上个位置有啲偏,东涌延线最快都要2029年才完工,仲有一系列小区基建有待规划落成,没有十年八载都好难属于一个完善的小区,发展商条数计唔掂确系有其道理,难以出手落标亦好正常。但是否因此就断定香港地产玩完又未必系。不过可以预期发展商短期内要减价促销卖楼,从而影响利润实属必然。至于话对房屋的刚性需求就肯定会继续,但楼价就要迁就下个市场。
笔者一直认为,政府的人口政策非常重要,系生意人评估香港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现在香港人口出现老化兼流出大于入口,政府一定要计好人口呢条数,谂下计点样增加返啲人口,对发展商十分重要,因为楼系卖比人住,如果未来人口增减唔清晰,发展商起楼可以卖比乜嘢人都唔知,你话发展商仲点样投资?
老实讲,劳工短缺卡住发展速度及力度,系令到香港经济复原其中主要障碍。港府必需检讨过去二十多年人口维持在700万左右的定位,解决劳动力不足、老龄化的问题,继而才能配合其他策略全盘发展;否则,发展任何产业,无人也是无用。笔者一直认为,如果香港要在大湾区发挥作用,人口10年内最基本要超过1,000万。撑起本港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需要汇聚人口,增加年轻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