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 
EN
主頁 專業研究 南華智庫 吳老闆週記

香港旅業受多面夾擊 發揮教育醫療產業優勢

facebook twitter email ins link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上午4:38

今年香港旅遊業備受夾擊,繼競爭對手新加坡推出全新品牌理念「Made In Singapore」等一系列旅遊推廣計劃,鄰近深圳亦啟動境外旅客離境退稅「即買即退」便利措施,旅客可在試點商店購物現場領取退稅款,便於二次消費,對香港零售業將帶來進一步打擊。香港應取長補短,發揮教育、醫療產業的優勢,吸引高端旅客來港,或可扳回一城,帶動經濟發展。  

 

資料顯示,今年頭11個月,深圳累計銷售離境退稅貨物總金額2,235.13萬元,辦理退稅金額226.23萬元,商品類別主要集中於鐘錶、手袋、背包及服裝等。深圳這次推出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有可能進一步推動國際知名品牌加大在深圳的投入,增加對境外旅客的吸引力。

 

讓人擔憂的是,在深圳購買同款手袋退稅後,約比在港購入便宜近千港元。深圳的「即買即退」計劃很大機會吸引港人北上購買高價奢侈品,進一步打擊本地的零售消費。面對四面八方的競爭,香港要思變求變,不能墨守成規,繼續以「購物天堂」這個老本吸客,而應從己之長攻對方之短,筆者認為教育和醫療產業正是香港一個可以大做特做的收入來源。

 

港府不僅要開放大專院校向內地學生招手,還要容許他們來港就讀中、小學。發展教育產業必能成為香港未來經濟的新增長點。筆者周遭不少內地好友對此都有龐大需求,即使付足全費亦無所謂,事關DSE考生無論回流內地大學或升讀本地大學,以至負笈海外升學更為容易。

 

內地學生來港接受教育首先要解決居住問題,肯定可以帶動對本港物業的需求;初中或小學生來港自然需要有人照顧,亦會帶動對家傭和司機的需求;長遠而言,更可培養出人才,成為社會未來棟樑,真箇一舉多得。

 

至於說醫療產業更是香港的強項。過去香港的體檢服務經常有人滿之患,要一頭半個月前預約安排,當中大量是來自內地旅客,一批一批的車來香港,這說明香港的醫療產業予內地人充分信心。至於來港接受治療更是內地人首選,猶記得內地人來港產子,私家醫院經常是一房難求,只要香港繼續開放更多醫療服務讓內地人享用,對本地的醫療產業發展無疑會帶來正面而積極的作用。

 

醫療產業亦會帶動金融業務。據了解,自恢復通關後,有不少內地人來港購買保險,當中主要以終身壽險和危疾保險為主,而醫療保險約佔內地人新造保單的5%,主要是投保高端醫療保險。由此可見,既然要與周邊城市競爭,倒不如盡顯自己優勢,才可立於不敗之地。

免責聲明: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期貨及期權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或會損失其全部投入的資金,投資前請先向專業顧問尋求意見。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其母公司、控股公司、子公司及聯營公司及其服務提供者會盡力確保所提供的資料為準確及可靠的,但並不聲明或擔保其準確性及可靠性,因此並不因任何錯漏而承擔任何責任或任何損失。此處所發表的資料或意見並非、亦並不是意圖構成要約或索求買賣或另行作出於此提及的股份、股票或其他證券的交易。網上證券交易平台由南華證券投資有限公司(證監會中央編號AAA874) 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