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建設(1800):國策促基建發展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為中國領先的交通基建企業。2022年首季,集團新簽合同額為4,306.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4.9%,按季則增64.9%,完成年度目標的30%。受惠於主營業務規模增長,首季營業收入按年增13.3%至1,721億元;盈利水平亦有所提升,期內盈利按年增17.7%至50.9億元。
上月底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上指出,要加強交通、能源、水利等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加強信息、科技、物流等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建設新一代超算、雲計算、人工智能平台、寬帶基礎網絡等設施,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建設。國家自去年底至今,已陸續推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一系列政策,相繼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強化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預期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投資仍將保持增長。而從境外看,全球疫情仍在持續,世界經濟復甦動力不足,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但海外發展中國家基建需求持續增大,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需求依舊巨大。集團作為行業領先,料將首先受惠。
此外,集團通過旗下附屬三航局,與中交產投等投資方共同組建合資公司中交海上風電。集團方(即三航局)出資9.25億元,佔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總額的37%;集團控股股東中交集團旗下附屬中交產投出資5億元,佔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總額的20%。合資公司中交海上風電的經營範圍包括海上風電運維、海上風電裝備投資。全球风电场建设已呈現从陆地向近海发展的趋势,甚至向深遠海推進;相較陆地风电,海上风电风能资源的能量效益更高。集團方在海上施工、基礎及風機設備檢測、後期運維服務等業務領域具有領先地位。是次組合資將有助統籌集團內部海上風電相關各項資源,強化產業協同,構建海上風電行業品牌與競爭力。
市場預期集團2022年盈利為204.8億元,按年增13.9%。以過去五年市盈率均值4.1倍及2022年預測每股盈利1.18港元作估算,推算目標價為5港元,較現價有約11%潛在升幅。
(筆者張賽娥小姐及其關連人士沒有持有報告內所推介的證券的任何及相關權益。)
南華金融副主席張賽娥 (CE:AAA815)–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
娥姐心水股于每周港股第一個交易日刊載
披露:本報告是由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的研究部團隊成員(分析員」)負責編寫及審核。分析員特此聲明,本報告中所表達的意見,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員對報告內所述的公司(「該公司」)及其證券的個人意見。根據香港證監會持牌人操守準則所適用的範圍及相關定義,分析員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1)在本報告發出前30日內曾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2)在本報告發出後3個營業日內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3)擔任報告內該公司的高級人員;(4)持有該公司的財務權益。分析員亦聲明過往、現在或將來沒有、也不會因本報告所表達的具體建議或意見而得到或同意得到直接或間接的報酬、補償及其他利益。
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包括其從事“金融業務”之子公司或其關聯公司(「南華金融」)沒有持有相等於或高於該公司的市場資本值的1%或該公司就新上市已發行股本的1%,“金融業務”於本報告內的定義是投資銀行、自營交易或莊家和經紀代理業務。南華金融的董事、行政人員及/或雇員並不是該公司的董事或高級人員。南華金融現在沒有亦將不會涉及該公司發行的股票及相關証券的莊家活動,亦沒有在過去12個月內,曾向該公司提供任何投資銀行服務。
重要說明:本此報告和報告中提供的資訊和意見,由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及/或南華金融向其或其各自的客戶提供資訊而準備,並且以合理謹慎的原則編制,所用資料、資訊或資源均於出版時為真實、可靠和準確的。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對本報告或任何其內容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或其他方面,無論明示或暗示,無作出任何陳述或保證。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及/或南華金融,及其或其各自的董事、管理人員、合夥人、代表或雇員並不承擔由於使用、出版、或分發全部或部分本報告或其任何內容,而產生的任何性質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損害的任何責任。本報告所載資訊和意見會或有可能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而變動或修改。
本報告不是、也不是為了、也不構成任何要約或要約購買或出售或其他方式交易本報告述及的證券。本報告受版權保護及擁有其他權利。據此,未經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明確表示同意,本報告不得用於任何其他目的,也不得出售、分發、出版、或以任何方式轉載。投資者參閱此報告時,應明白及瞭解其投資目的及相關投資風險,投資前亦應諮詢其獨立的財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