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 
EN
主頁 專業研究 南華智庫 吳老闆週記

明年大好 趁低吸納

facebook twitter email ins link
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 上午9:00

吳老闆週記(12月22日)

明年大好 趁低吸納

.內地明年首重擴大內需,特別提到三個板塊。

.內地社會愈來愈老齡化,推升養老服務需求。

.當解決物流瓶頸及完成去庫存,出口便回升。

一年一度預示來年經濟政策方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於上週五(16日)落幕。會議指出,當前內地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盪不安,給內地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

事實上,內地近期經濟數據頗為麻麻——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2.2%,遠低於10月的5.0%及市場預期的3.5%;首11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低於前值及預期同樣為5.8%;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跌5.9%,遠差過10月的下跌0.5%及預期的下跌3.7%;11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比10月增加0.2個百分點,當中,31個大城市城鎮更上升至6.7%,比10月上升0.7個百分點,是5月以來最高水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經濟數據是過去式,隨着內地12月短短一個月內兩度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本欄上期就預期,內地疫情將於今個月內達到高峰,然後再在一個月後搞掂,即是大約在農曆新年前,到時經濟就會強力反彈,明年全年增長肯定不止5%。

擴大內需  三大板塊

會議指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首要着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當中特別點名提到三個板塊,就是住房、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

事實上,房地產是經濟很重要的部分,貢獻地方政府賣地收入,亦是市民主要資產,一升一跌皆會影響消費信心;同時,產業鏈又長,牽動很多層面及勞動力,因此不能出事,一定要救。今次會議就指明,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併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此外,還提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換句話說,打通了房企的資金命脈後,中央下一步會做的,便是提振需求。隨着方法有很多,包括放寬限購、降低首期等,相信目的必可達。如此這般,現時一眾仍在買賣的內房股,一定不會死之餘,隨時更可大翻身;可憐一眾停了牌的,卻受惠不到政策轉向,最慘的是小股東,分分鐘連渣都無。

養老服務  需求極殷

新能源汽車方面,隨着生產技術的成熟,電池更是領先全球,估計未來10年將增長得很快。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今年首11月,內地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25.3萬輛和606.7萬輛,同比均增長1倍,市場佔有率達25%;當中,淨計11月,則分別達到76.8萬輛和78.6萬輛,同比增長65.6%和72.3%,屢創歷史新高。

此外,無論零售或廠商批發,內地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均已突破30%,前者達36.3%,年比增加15個百分點;後者亦達35.9%,年比增加16個百分點。而一旦突破這水平,燃油車將受到巨大衝擊。

養老服務方面,則建基於內地社會愈來愈老齡化,截至去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67億,佔總人口的18.9%;預計到2025年,將突破3億,佔比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到2035年左右,更將突破4億,佔比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因此,相關需求極殷,而養老服務的需求,除了硬件如設施配套、護理人員等,還包括其他保障工具,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

農曆年後  出口好轉

在上述三個板塊外,會議另一亮點,是指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與此前「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定調大相逕庭,互聯網企業被加強監管的最黑暗日子,正式成為過去。

擴大內需、提振消費成為未來一年經濟政策重心,其實,另一頭「馬車」——出口,亦無需太過擔心。雖然11月進出口數字看似惡化,但業內人士心中明白,此乃物流瓶頸及美國去庫存所致,當問題解決,估計大約在農曆新年後,情況便會好轉。

以此觀之,隨着內地經濟明年大好,投資者不妨在港股現水平趁低吸納相關股票;人民幣亦然,雖然離岸人民幣(CNH)兌每美元已由10月底時的7.3過外,回升至突破了「七算」。

【由於吳老闆事忙,本文由劉若文代筆。】

南華證券錢莊

過去一週港股表現反覆,恒指錄得三跌兩升的成績,波幅約1,000點,埋單計數下跌了513點,相當於2.6%,本週三(21日)收報19,160點,期間曾跌穿19,000點關口,其後失而復得;國指跑輸大市,下跌3.0%,相當於202點,收報6,500點;科指同樣跑輸大市,下跌5.0%,相當於213點,收報4,025點,期間曾失守4,000點關口。值得注意的是,大市成交縮減至不足700億元,在聖誕至新年期間可能持續,個別板塊容易藉着消息出現較大波動。

中港通關消息就傳得沸沸揚揚,特首李家超聲言上京述職時會如實反映訴求之外,本週三更有傳媒引述消息指,內地入境政策將於1月3日起改為「0+3」,入境人士毋須再到指定檢疫設施進行隔離,市場於是續炒一眾相關概念股。

每週焦點股份——港交所(00388)

中國證監會及香港證監會本週一(19日)發布聯合公告,原則同意兩地交易所進一步擴大股票互聯互通範圍。港股通方面,將納入符合有關條件(即屬於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成份股或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成份股,或市值50億元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國公司股票。同時,滬港通下港股通標的範圍,擴大至與深港通下港股通一致,即是將納入市值50億元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

滬深股通方面,則納入市值50億人民幣及以上且符合一定流動性標準等條件的上證A股指數或深證綜合指數成份股,以及上交所或深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的A股。

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認為,這將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領先上市中心的吸引力。根據集團統計,截至11月30日,今年共有69隻新股上市,集資額878億元,遠遠低於去年的98隻及3,314億元;當中,共有51隻來自新經濟行業的新股,佔期內集資額的72.7%。

港交所能否如願,藉此吸引國際公司來港上市,只能拭目以待。不過,一間公司選擇在哪裏上市,除了市場面向的投資者,估值其實更為重要。

文章來源:Capital 資本平台

吳鴻生:南華集團主席

劉若文:資本平台顧問

免責聲明

- 本頁所載的資訊為南華傳媒集團提供,南華傳媒集團為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其並非為任何金融監管機構之持牌公司,本頁之內容由南華傳媒集團編審部主理。並未經本集團其下的持牌公司獨立核實。

- 本頁轉載之資訊僅作參考使用,投資涉及風險,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交易前,投資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並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慎密行事。

- 本演示或材料不構成任何要約、市場推廣、保證、擔保、意見或建議。

- 南華傳媒集團保留版權所有及一切權利。

免責聲明

- 本頁所載的資訊為南華傳媒集團提供,南華傳媒集團為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其並非為任何金融監管機構之持牌公司,本頁之內容由南華傳媒集團編審部主理。並未經本集團其下的持牌公司獨立核實。

- 本頁轉載之資訊僅作參考使用,投資涉及風險,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交易前,投資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並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慎密行事。

- 本演示或材料不構成任何要約、市場推廣、保證、擔保、意見或建議。

- 南華傳媒集團保留版權所有及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