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 
EN
主頁 專業研究 南華智庫 吳老闆週記

特首首要振經濟 加息難解高通脹

facebook twitter email ins link
2022年04月28日 星期四 上午9:00

資本平台 (2022年4月28日)

特首首要振經濟 加息難解高通脹

.新一屆特首的首要任務,是讓落後了多年的經濟追返上去。

.目前的高通脹,並非由強勁需求帶動,而是供應出現瓶頸。

疫情、經濟、股市,三個範疇息息相關,一環扣着一環。本週一(25日)內地股市大跌,上證綜指下跌5.1%,失守3,000點關口,深證成指更下跌了6.1%,究其原因,同時人民幣急跌,短短一個星期貶值超過3%,正是市場憂慮內地控疫措施打擊經濟。

本欄一再強調,在擁有三大條件下,包括大數據追蹤系統強、社團管控能力高,以及有錢,內地必可遏制疫情。且看今波重災區的上海,單日新增感染已從高峰的接近2萬宗,回落到本週三(27日)公布的13,562宗。當中,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的,超過1萬宗,佔了絕大多數,此部分相信兩星期內會回落得很快,因為當地真的做到要隔離的全隔離,十分厲害;不過,在相關風險人群核酸篩查中發現的,仍有百多宗,此部分則較為棘手,因為這百多人並非處於隔離區域,也無病徵,隨時已在市面散播了病毒。惟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檢測,相信終究能做到「社會面清零」。

經濟方面,中央已陸續使出不同招數,例如前週宣布全面降準0.25個百分點,釋放5,300億人民幣,本週三的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則提出,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人民幣匯率方面,離岸人民幣兌每美元由今年高位6.30水平,下跌到近日的6.60,已跌得差不多,中央也不想人民幣匯率大起大落,此之所以人民銀行本週一公布,下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至8%。

首要任務提振經濟

反觀香港,既無大數據追蹤系統,又缺社團管控能力,徒得有錢,因此單日新增確診只能緩慢回落,日日三、四百宗,短期內難以下降到雙位數,直至全港七、八成人口已受感染為止,而現時全港曾受感染人口估計起碼450萬。

既然如此,新一屆特首的首要任務,並非增建公屋,而是盡快提振經濟。香港已輸蝕了很多年,已被新加坡搶去了很多生意,當地目前是亞洲區擁有最多財富500強公司(Fortune500)總部的地方,形成了「總部經濟模式」(headquarters economy),港府有何策略追返上去?

經濟沉痾不起,加上其他因素,包括外資不斷掟貨,以及內地加強監管兩大板塊——互聯網及房地產,搞到前者不敢擴張不特止,反過來更大幅裁員,業績無一個好,港股已連續兩、三年成為全球表現最差主要市場,加上在美國大手加息的陰霾下,恒指近日再度跌穿2萬點。跌至如斯水平,港股上升的機會及幅度,理應大於下跌,不過,問題是掟了這麼多貨出街的外資,是否願意重新流入港股。

通脹高企不會長久

美國方面,為了避免打擊經濟,早就放手疫情。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的估算,截至2月底,全國有58%人口曾受感染,相當於1.9億人,遠高於官方記錄的8,000萬人。

至於美股,個人認為不會大跌,因為大手加息解決不到高通脹的問題,事關目前的高通脹,並非由需求帶動,而是供應出現瓶頸。當下無論石油,抑或糧食,以至原材料的價格高企,相信維持不了多久,半年內將回落。始終,當價格上升,供應就會增加。例如石油,不是產油國增產,便是頁岩油增產;糧食更加不在話下;原材料也一樣,例如煤,當供不應求,停了產的二線煤礦便會復產。

此外,美國也會透過強美元來化解通脹,且看近日一眾英聯邦貨幣徐徐下跌,相信是與美國傾掂數。美國往往就是這樣,以最少的付出,去獲取最多的利益,利用烏克蘭搞着俄羅斯如是,利用台灣搞着中國亦如是。

事實上,俄羅斯已被引了入甕,在軍事上,由於不敢動用核武,也不敢動用生化武器,只能不停轟炸,戰事陷入了泥沼戰,所耗軍費不菲;在經濟上,則被全面制裁。多得中國和印度買油買氣,甚至買入期貨,加上結算有銀行做,相信還可捱多一段時間。

兩岸方面,近日便傳得沸沸揚揚,台灣軍方打算擴建南沙太平島機場跑道,必要時供戰機起降,而該計劃經由「美方同意,台灣安全部門決策」。其實,中國早應拿下該島,美國就無機可乘。

南華證券錢莊

港股在內地疫情影響經濟及美國大手加息的雙重夾擊下繼續下跌,一週埋單計數,恒指大跌4.8%,相當於999點,本週三(27日)收報19,946點,2萬點大關得而復失;國指輕微跑贏大市,下跌4.4%,相當於312點,收報6,786點,失守7,000點關口;科指難得跑贏大市,下跌3.7%,相當於153點,收報3,981點,4,000點也不保。

港股勢頭甚弱,不過,跌至如斯水平,反彈的機會及幅度,實應高於再跌;個人認為,就算再跌,也不會再跌到上月的低位,即18,235點。因此,投資者有錢的話,不妨趁低吸納;無錢的話,則企埋一邊。

值得一提的是,內航股還不宜沾手,事關三大內航股繼去年勁蝕合共400億人民幣後,今年仍未見起色,這是因為疫情導致航班大減之餘,又無政府補貼,機票定價亦欠缺從前的彈性。

每週焦點板塊——基建股

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二(26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研究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習近平強調,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

會議提到,一方面要加強交通、能源、水利等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把聯網、補網、強鏈作為建設的重點;另一方面也要加強信息、科技、物流等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建設新一代超算、雲計算、人工智能平台、寬帶基礎網絡等設施。

事實上,基建向來是內地振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一眾基建股本週三應聲彈起,中鐵建(01186)升4.1%,中國中鐵(00390)升3.8%,中交建(01800)升2.8 %。此外,投資者亦不妨留意基建相關板塊,包括水泥股及鋼鐵股等。

文章來源:Capital 資本平台

吳鴻生:南華集團主席

劉若文:資本平台顧問

免責聲明

- 本頁所載的資訊為南華傳媒集團提供,南華傳媒集團為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其並非為任何金融監管機構之持牌公司,本頁之內容由南華傳媒集團編審部主理。並未經本集團其下的持牌公司獨立核實。

- 本頁轉載之資訊僅作參考使用,投資涉及風險,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交易前,投資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並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慎密行事。

- 本演示或材料不構成任何要約、市場推廣、保證、擔保、意見或建議。

- 南華傳媒集團保留版權所有及一切權利。

免責聲明: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期貨及期權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或會損失其全部投入的資金,投資前請先向專業顧問尋求意見。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其母公司、控股公司、子公司及聯營公司及其服務提供者會盡力確保所提供的資料為準確及可靠的,但並不聲明或擔保其準確性及可靠性,因此並不因任何錯漏而承擔任何責任或任何損失。此處所發表的資料或意見並非、亦並不是意圖構成要約或索求買賣或另行作出於此提及的股份、股票或其他證券的交易。網上證券交易平台由南華證券投資有限公司(證監會中央編號AAA874) 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