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EN
主页 专业研究 研究报告 市场分析

內地經濟數據 - 2017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况

facebook twitter email ins link
2017年07月17日 星期一 下午2:52

2017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况

 

一、居民收入情况
 
2017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22元,增長8.1%(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爲同比名義增長),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1238元,增長7.0%,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6803元,增長7.3%,是平均數的91.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5559元,增長7.0%,是平均數的84.7%。

 

 

 

按收入來源分,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7435元,增長8.6%,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爲57.5%;人均經營淨收入2117元,增長5.9%,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爲16.4%;人均財産淨收入1056元,增長9.6%,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爲8.2%;人均轉移淨收入2324元,增長11.9%,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爲18.0%。


 
二、居民消費支出情况


 
2017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834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7.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931元,增長6.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1%;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174元,增長8.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費支出2678元,增長5.6%,佔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爲30.3%;人均衣著消費支出668元,增長2.4%,佔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爲7.6%;人均居住消費支出1919元,增長8.3%,佔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爲21.7%;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535元,增長6.5%,佔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爲6.1%;人均交通通信消費支出1211元,增長9.6%,佔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爲13.7%;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869元,增長10.0%,佔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爲9.8%;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718元,增長11.9%,佔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爲8.1%;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務消費支出236元,增長11.9%,佔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爲2.7%。

 

 

 

附注
 
1、指標解釋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産淨收入和轉移淨收入。
 
居民消費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滿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費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現金消費支出,也包括實物消費支出。消費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和服務八大類。
 
人均收入中位數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從低到高順序排列,處于最中間位置的調查戶的人均收入。
 
季度收支數據中未包括居民自産自用部分的收入和消費,年度收支數據包括。
 
2、調查方法
 
全國及分城鄉居民收支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組織實施的住戶收支與生活狀况調查,按季度發布。
 
國家統計局采用分層、多階段、與人口規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樣方法,在全國31個省(區、市)的1650個縣(市、區)隨機抽選16萬個居民家庭作爲調查戶。
 
國家統計局派駐各地的直屬調查隊按照統一的制度方法,組織調查戶記帳采集居民收入、支出、家庭經營和生産投資狀况等數據;同時按照統一的調查問卷,收集住戶成員及勞動力從業情况、住房與耐用消費品擁有情况、居民基本社會公共服務享有情况等其他調查內容。數據采集完成後,市縣級調查隊使用統一的方法和數據處理程序,對原始調查資料進行編碼、審核、錄入,然後將分戶基礎數據直接傳輸至國家統計局進行統一匯總計算。

 

來源:中國統計資訊網
www.stats.gov.cn

 

 

披露:此研究報告是由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的研究部團隊成員(“分析員”)負責編寫及審核。分析員特此聲明,本研究報告中所表達的意見,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員對報告內所述的公司(“該公司”)及其證券的個人意見。根據香港證監會持牌人操守準則所適用的範圍及相關定義,分析員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1)在研究報告發出前30日內曾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2)在研究報告發出後3個營業日內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3)擔任報告內該公司的高級人員;(4)持有該公司的財務權益。分析員亦聲明過往、現在或將來沒有、也不會因本報告所表達的具體建議或意見而得到或同意得到直接或間接的報酬、補償及其他利益。

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包括其子公司或其關聯公司(“南華金融”)可能持有該公司的財務權益,而本報告所評論的是涉及該公司的證劵,且該等權益的合計總額可能相等于或高於該公司的市場資本值的1%或該公司就新上市已發行股本的1%。一位或多位南華金融的董事、行政人員及/或雇員可能是該公司的董事或高級人員。南華金融及其管理人員、董事和雇員等(不包括分析員),將不時持長倉或短倉、作為交易當事人,及買進或賣出此研究報告中所述的公司的證券或衍生工具(包括期權和認股權證);及/或為該等公司履行服務或招攬生意及/或對該等證券或期權或其他相關的投資持有重大的利益或影響交易。南華金融可能曾任本報告提及的任何機構所公開發售證券的經理人或聯席經理人,或現正涉及其發行的主要莊家活動,或在過去12個月內,曾向本報告提及的證券發行人提供有關的投資或一種相關的投資或投資銀行服務的重要意見或投資服務。南華金融可能在過去12個月內就投資銀行服務收取補償或受委託及/或可能現正尋求該公司投資銀行委託。

重要說明:此報告和報告中提供的資訊和意見,由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及/或南華金融向其或其各自的客戶提供資訊而準備,並且以合理謹慎的原則編制,所用資料、資訊或資源均于出版時為真實、可靠和準確的。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對本報告或任何其內容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或其他方面,無論明示或暗示,無作出任何陳述或保證。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及/或南華金融,及其或其各自的董事、管理人員、合夥人、代表或雇員並不承擔由於使用、出版、或分發全部或部分本報告或其任何內容,而產生的任何性質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損害的任何責任。本報告所載資訊和意見會或有可能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而變動或修改。

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及/或南華金融,及其或其各自的董事、管理人員、合夥人、代表或雇員可能在本報告中提到的公司直接或間接擁有股權,或可能不時購買、出售、或交易或向客戶要約購買、出售、或交易此類證券,而該等交易可能是為其帳戶作為交易當事人或代理人或任何其他身份或代表他人。這份報告不是、也不是為了、也不構成任何要約或要約購買或出售或其他方式交易本報告述及的證券。本報告受版權保護及擁有其他權利。據此,未經南華資料研究有限公司明確表示同意,本報告不得用於任何其他目的,也不得出售、分發、出版、或以任何方式轉載。本刊物批准在英國由南華證券(英國)有限公司分派。南華證券(英國)有限公司為一間獲英國金融服務局授權和受該局監管的公司。投資者參閱此報告時,應明白及瞭解其投資目的及相關投資風險,投資前亦應諮詢其獨立的財務顧問。